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学科研 > 交流平台 > 正文

演讲攻略(一)

发布人:超级管理员 来源:本站 发布日期:2017/6/28 浏览量: 【字体:

演讲攻略(一)
    徐思良

    这些年,我当过各种演讲比赛的评委,聆听了许多选手的演讲,也亲自操刀写过演讲稿,前几天又去当了一次演讲比赛的评委,领导让我略作总结。我说,演讲主要看两方面:一是稿子质量;二是演讲效果。这两方面基本各占一半。很多演讲者不是输在演讲台上,而是输在稿子质量上。稿子的质量很多人不重视,以为只要演讲者声音好,形象气质好,人长得漂亮,肢体语言丰富就行。其实这是错觉。这次很多选手的稿子就有问题,题目贪大,材料运用不新鲜,不典型,有的稿子内容空洞,材料支撑不够,空发议论,无病呻吟。一次高质量的演讲,首先取决于演讲稿子质量。那么,怎样写好演讲稿?下面谈谈体会。
     一,主题要鲜明,题目越小越好。演讲稿就是一篇议论文,任何演讲都必须有鲜明的主题,演讲的题目及内容都必须为主题服务。有的人喜欢把题目取得越大越好,以为这样就可以无所不包,无地不容,放之四海而皆准。殊不知,题目越大,论证的材料就越多,越难阐述清楚,“贪多嚼不烂”,比如,有位演讲者的题目是“感恩双亲,孝敬父母”,她这篇稿子中既有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情回忆和细节描写,又有对父爱如山的情节叙述, 这样一来,一会儿说母爱,一会儿又说父爱,分散了精力,加长了材料,拖长了篇幅,论证难以说深说透,感染力大打折扣。假如把这篇稿子的题目改小一点:感恩母亲。或感恩父亲。试试看?一是材料轻松多了,通篇只选择与母爱或父爱的材料;二是论证可以更深入,更有穿透力,把触角伸向灵魂深处,去拨动人的心灵深处的琴弦,文章的感染力会成倍增加。
      许多演讲稿,题目取的太大,论点不集中,让人不知所云,其结果是一个道理也没说清楚。比如,在“我的青春我的梦”为主题的演讲中,许多选手的稿子题目贪大,梦想太多,在同一篇演讲稿中,一会儿是科学家的梦,一会儿是教师梦,一会儿是企业家的梦。。。。。梦想可以有很多很多,可是一篇文章你能讲完你的所有梦想吗?你把一个梦想说清楚就成功了!!严重警告: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论点,不允许有两个以上的论点。
     注意,写演讲稿不象写政府工作报告那样要面面俱到,写演讲稿要“抓住一点,不及其余”,就是说,只选取一个小小的论点,深入攻击,写深写透;“不及其余”是指丝毫不要牵扯其他论点和话题。你能指望一篇演讲稿讲很多很多道理?那显然是不行的,一篇演讲稿能把一个浅显的道理讲明白,给人以启迪,那就是成功的。

     二,讲好一个故事,着力细节描写。我们说,演讲稿就是一篇议论文,而议论文是需要材料来论证的,这个材料实际上就需要鲜活、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来体现。一篇稿子只需要一个精彩的故事就行了,只要把这个故事讲得生动感人,或发人深省,或催人泪下,或荡气回肠,或醍醐灌顶,总之,要有让听众心灵为之一擅,耳目一新的东西,很多演讲稿也有故事,也有细节描写,但故事不具代表性,雷同重复,细节描写不细,缺乏点晴之色,醒神之笔。听起来不感人,乏味失趣。这样,就失却了感染力。高质量的演讲稿一定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!这个故事要么有形象生动的人物刻划,要么有精致传神的细节描写,就是要靠那些细节,去触动人的神经,去拨动心的琴弦,感染力由此触发!在“我的青春我的梦”这场演讲中,许多选手的稿子,材料不新鲜,表现在大把大把地引用名人的事迹材料,大段大段地抄写名人名言,而这些,听众都听过了,不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。有的稿子,材料不具有针对性,典型性,与主题不相符,形成材料堆砌,造成篇幅累赘,言之无物。严重警告:别人用过的材料再好也不要用,独家的材料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!写演讲稿,一定要学会选择材料,这个材料一定要新鲜,感人。宛若山谷里吹来一股清新的风。这就好比做一道美食,材料不新鲜,做出来肯定不好吃。总之,一篇演讲稿要讲好一个精彩的故事,这个故事一定是要打动人的内心世界,能阐明主题,就达到了目的。

     三,运用修辞手法,营造意境氛围。演讲稿在使用了典型材料之后,也就是故事讲完之后,还要进行论证,这个论证就是发议论阶段了。在这个时候发议论,可不是空发议论了,而是水到渠成,自然而然。由于演讲的特点,必须调动听众的情感、情绪,所以,在这个时候,必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,比如拟人、排比、夸张、联想等,渲染氛围,营造气势。恰当地运用好了修辞手法,可以起到烘托气氛,培育意境,闪现场景,引人入胜的作用。光讲故事是不够的,讲完故事要发议论,这个议论就是作者鲜明的观点和情感,代表作者的价值取向,也是通篇稿子的点题所在,升华了主题,表明了立场,观点,也是文章出彩之处。高水平的演讲稿,在议论这一环节,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烘托气氛,营造声势,听众会跟随演讲者的思路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,随文中主人公一起飞翔,一起思考,一同喜怒哀乐!演讲稿达到了这种境界,还有不征服评委和观众之理?(未完待续)


相关链接
友情链接: 教育部重庆党建网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重庆市人民政府
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学校 版权所有 邮编:402160 学校地址:重庆市永川区兴龙大道2号 学校电话:023-49804526 传真:023-49803989
技术支持:讯迈科技 渝ICP备05000736号

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312号